党建巡礼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巡礼 -> 正文

法学院:凝心聚力促发展 德法兼修育英才

发布日期:2023-12-29

法学院党委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学院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根本,以思想建设为基础,以学科建设为重点,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党的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思想引领不断强,立德铸魂谱写宏篇。严格落实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针对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理论研究。肖海军、周珂、江必新分别获研究阐释十九届五中、十九届六中全会、二十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黎四奇荣获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立项,创造了连续多年获评重大项目的记录。民商法教工支部入选湖南大学第二批“双带头人”党支部、法理宪法学院教工支部入选湖南大学第三批“双带头人”党支部。学院多次获评湖南大学思想宣传先进单位、湖南大学新闻宣传先进单位等荣誉。

积极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教学、研究。获批湖南省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实践湖南大学基地,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魏建锋授牌。开设“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核心必修课。组织教师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习近平法治思想研修班”等研学活动。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的《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教学研讨会上,我院课程负责人做专题报告《<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课程教学中的道与术》,介绍了湖大经验。学院教师获得湖南省委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理论研讨会一等奖并做主题发言。学院成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

近年来,为湖南省委、省政府、省司法厅、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国安厅、省外办、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等上百家单位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讲座,在湘乡等多地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公园建设,赢得社会赞誉。

学科建设大幅跃升,综合实力进步显著。在院党委领导下,制订了《湖南大学法学院学科建设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学科特色发展定位和学科研究方向。先后开展“制度建设年”“学科建设年”等活动,聚集关键环节。

法学专业顺利入选教育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湖南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评估结果为A级。学院第五轮学科评估获评B+等级。入选“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法学学科排名前10%,位列湖南省第一。2022年软科法学全国排名第22位,2023年为全国第23位。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青年优秀人才26名。通过特聘、双聘、校内共建等灵活方式打造多元师资体系,先后聘任实务型教师101人。教师中有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2人、中国法学会副会长1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1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提名奖1人、全国学科研究会副会长3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社科基金会评专家1人、全国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CCTV年度法治人物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芙蓉学者奖励计划”2人。

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创建虚拟仿真实验室,模拟法庭提质改造顺利完成。近年来,学院获得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报》、《光明日报》、《法治日报》、《法治周末》、《检察日报》《湖南日报》等全国媒体正面报道200多次,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课程思政成果斐然,德法兼修固本强基制定《法学类专业课程思政指南》,明确“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的建设目标,举办课程思政论坛和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知识产权法》、《行政法学》、《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商法概论》、《法说西游记》、《创新的价值》、《法律与艺术》、《法律职业伦理》、《中国法律史》、《刑法总论》、《物权法》、《破产法》等12门课程获评湖南大学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数量位居全校前列。3项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分获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省级项目、湖南省高校思政工作“文化育人类”精品项目等省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立项;1 门课程上线“学习强国”平台。

科研平台优化创新,科研成绩硕果累累。国家腐败预防与惩治研究中心入选国家级智库。组织前沿交叉学科团队及合作研究平台,成立湖南大学智慧司法交叉研究中心和湖南智慧法治研究院,获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湖南经济与社会发展法律研究中心”入选调整优化后首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立数据法治研究院。

“湖南大学罗马法系研究中心”得到湖南省人民政府的专项支持。出版有《湖湘法学评论》期刊、《岳麓法学评论》集刊、“岳麓法学文库”,学术平台不断夯实。屈茂辉教授团队成功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全流程智能化审判监督关键技术研究”,张智辉教授荣获第五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屈茂辉、王晓晔获教育部人文社科成果奖2项。

学院教师获得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十余项。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国内权威期刊及国际顶级综合性期刊发表诸多高水平成果。

教学改革持续推进,金课建设花果满枝。喻玲老师在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文科组一等奖,打破湖南省文科组记录。学院教师获得全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湖南省普通高校信息化教学竞赛、湖南省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湖南省教学创新大赛等省级教学比赛一等奖、二等奖10余项 。

“以信息技术与法律融合为抓手的‘新法科’改革与实践”获批首批国家新文科项目立项,创建了法学家第一个新文科训练营,获得媒体广泛报道。获得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湖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改项目10余项。学院获批国家一流课程2门(喻玲《知识产权法》、蒋海松《法说西游记》),省一流课程5门(屈茂辉《民法总论》、李婧嵘《中国法制史》、宋晓庆《商法概论》、蒋海松《法说西游记》、蒋海松《法律与艺术》)。

各项指标位于全校文科院系前列。喻玲《知识产权法》入选学校首批五门“标杆课程”。喻玲团队获得第十三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屈茂辉团队获得省级二等奖。获得湖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十余项。

人才培养桃李芬芳,法治英才不断涌现。创办“全国法科生写作大赛”,获评全国法学教育十大新闻,铸就全国品牌,成为全国法律写作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获第二十一届“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国赛区一等奖及辩方最佳书状奖,实现了我校在法学学科竞赛领域的历史性突破。蝉联“贸仲杯”国际商事仲裁辩论赛最佳书状奖及全国三等奖。硕士同学蝉联“淮海•玉龙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法官组冠军。我院“湖南大学-湖南天地人律师事务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批湖南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 名同学分获全国第五届“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宣传活动一等奖、第四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湖南赛区演讲比赛特等奖;普法“五进”系列志愿活动获《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红色法韵传习团”项目荣获全省第十五届“挑战杯”三等奖、湖南大学校赛一等奖。连续多名同学入选最高院法律实习生。3 人入选团中央“扬帆计划·中央和国家机关大学生实习”项目。诸多同学保送进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大等名校读研。

学院与耶鲁大学、汉堡大学等24个国际一流高校签订合作培养协议,学生赴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交流200余人次,接连赴伦敦大学、墨尔本大学等海外名校读研深造。诸多院友荣获全国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全国优秀律师、全国法院优秀工作者、全国普法工作先进个人、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模范法官等各项殊荣。《光明日报》专题报道《湖南大学:探索法学教育“共进式”育人育师新模式》。

传道济民服务社会经世致用保障民生服务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用法律为社会赋能,以知识推动社会进步。近年来,屈茂辉、张智辉、罗英、肖和保、蒋海松等30 多位教师主持或参与了《湖南省宗教事务条例》《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湖南省现场救护条例》《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条例》等 20 多项地方性法规规章及《行政法总则》(专家意见稿)的起草、论证,承接决策咨询项目 30 余项,提出政策建议 30 多条,获党和国家领导人、省(部)主要负责人肯定性批示 10余件,王聪成果获得政治局常委批示,张智辉成果获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批示。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等 10 多个部门专门致信感谢屈茂辉、王晓晔等人的立法贡献。

20多位教师入选多家国家机关法律顾问或专家,入选省法学法律专家库。服务国计民生,化解法律难题,参与解决地方重大疑难案件 100 余起,涉及构建法治营商环境、保护国有资产、扶贫攻坚等重大民生问题。对口扶贫隆回县白水洞村,与村党总支结对共建,以法治助推乡村振兴。

创新普法形式,组建民法典宣讲团和法治宣讲团,广泛开展“三下乡”活动和法律进高校、进中小学、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等活动。上千名学生参与基层普法,多名教师获“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全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人物”“全省最美公益普法个人”等公益奖项。与长沙市司法局共建长沙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学院老师多次获邀在中央电视台开讲 。乌丽凡·叶尔江同学带领团队成功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荣获湖南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个人。

党建为先,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立德树人,培养高水平法治人才。法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党委核心作用,围绕中心工作,学习实践习近平法治思想,守正创新、担当作为,矢志一流,带领师生员工取得更大成就,共同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法学院

实习编辑:文康怡

责任编辑:李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