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学校党委各项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人心,加强学校意识形态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发展独特历史文化,积极发挥融媒优势讲好湖大故事,全面提升舆论引导效能,为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五位一体”创新理论武装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学习体系化、制度化建设,每年制订下发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安排意见、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指导性意见,集中开展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86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读书班、青年教师经典读书班,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五位一体”理论学习体系,举办“就认这个理”等专题微宣讲比赛、“青春学习堂”短视频大赛,推进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规范化、长效化。

校党委常委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宣讲团报告会举行。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

第二届青年教师经典读书班开展集中学习。

第二届“就认这个理”理论微宣讲总决赛现场。
精心布置“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展览和“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专题展陈。成立“实事求是”理论宣讲团、“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理论宣讲”讲师团,面向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央企高管、大中小学生等开展汇报、宣讲和党性教育活动800余场次。

十二届湖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开展第十七次集体学习。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观看“湖南大学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校考察调研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展。

“青年声、致初心” 清华大学马院理论报告团、湖南大学博士理论宣讲团联合宣讲会举行。

校党委书记邓卫作“紧跟核心夺取新胜利——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带领师生一起,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重温当时的激动场景。
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获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12次点名表扬、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3次宣传报道、光明日报2次整版推介。扎实做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和宣传工作,向基层党组织及党员干部发放指定学习资料1000余套,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举办校领导读书班集中研讨8次,赴精准扶贫首倡地、学校西迁旧址、兄弟高校等开展实地研学4次,邀请专家来校开展专题辅导报告5次,组织党员干部赴红色教育基地、科技创新企业等开展特色研学180余次、开展联学共建230余次。学校主题教育多次得到上级肯定和主流媒体报道,在教育部非中管直属高校主题教育交流座谈会上做典型发言,两次受到怀进鹏部长点赞,中国教育报推出头版报道《湖南大学抓住主线、聚焦重点难点,扎实推进主题教育——让“思想伟力”转为“办学动力”》。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增信”实地调研学习。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七一”专题学习会。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主题教育读书班赴十八洞村、湖大西迁旧址开展实地研学。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主题教育读书班赴西安开展实践研学。

光明日报2次整版报道湖南大学。

中国教育报头版报道湖南大学主题教育经验做法。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向好
坚持落实意识形态责任制,持续强化阵地管理和内审内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健全意识形态工作领导体系,细化责任清单,修订印发意识形态、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意识形态工作考核指标体系、阵地建设与管理意见等。修订16类阵地管理办法细则,规范阵地管理机制,统筹推进阵地建设。加强风险管控,坚持每季度召开意识形态联席会议制度,完善校内各部门联动响应制度,严格落实论坛审批“一会一报”制,规范二级单位意识形态风险排查工作,持续加强对基层党委(党总支)的业务指导,实现了意识形态内审内巡工作全覆盖,推动风险研判机制向基层延伸,确保学校意识形态安全。

学校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议。

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开展湖南大学宣传思想文化队伍专题教育培训。
打造思政育人工作新格局
不断优化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顶层设计,围绕新形势下思政工作的新形势新要求,深入贯彻《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实施方案,从育人方式、活动载体、组织机制等方面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构建目标清晰、举措有效、组织得力的思政工作体系。围绕高质量课程建设行动,深化思政课程改革,构建全链条抓思政课体系,大力拓展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移动”思政课,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展前沿问题的研究与探索,大力推进高水平精品项目产出,学校23个项目获部省思政工作精品项目立项建设。

“两个结合”专题思政课开讲。

岳麓书院大思政课堂启动。
擦亮大学文化品牌底色
全面涵养“传道济民”“经世致用”“实事求是”三大文化,积极探索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有效路径,紧扣富有历史文化特质,涵养一流大学文化。巩固文化建设主线。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二级单位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关于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的若干意见》《湖南大学创建全国文明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湖南大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研发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开展“一院一品”基层文化品牌建设。

学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VIS)。
擦亮文化品牌底色。聚焦擦亮“实事求是”策源地和“两个结合”先声地,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传播、产品研发、社会服务等方面构建多元协同的全系列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平台,获批“全国文明校园”、湖南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湖南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策源地”系列研究成果》项目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第六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佳示范项目。推出《听湖南大学讲述“实事求是”匾额背后的故事》,出版《岳麓书院与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党史上的湖大人》《校史中的爱国主义》等精品图书,推出《文化课》《校史课》《景观课》等学校经典文化故事,全网发布“实事求是”主题系列原创音乐,工作经验做法被湖南省委宣传部单篇简报推介。

写好新时代岳麓书院这篇大文章“岳麓书院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理论研讨会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大学一周年座谈会召开。

“实事求是”主题系列原创音乐。
丰富文化育人载体。充分发挥好校史、校训、校歌、校风和校园建筑景观等文化资源的价值,实施“湖南大学文化作品创作计划”,策划《党史上的湖大人》等图书,联合湖南卫视拍摄6集纪录片《岳麓书院》,打造红色校史主题原创音乐、舞蹈、朗诵、戏剧、小品等10余部特色文化精品,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精品的创造性转换。营造多元文化氛围。积极开展“习近平总书记与大学生在一起”“书香校园经典阅读”“党史国情知识竞赛”“东方红故事会”等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

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岳麓书院》。
发挥融媒优势讲好湖大故事
掀起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湖南大学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校内外媒体联动,同时同频发力。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推出新闻报道160余条次,组织校内外媒体开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大学讲话精神的阐释专题、专栏,在《光明日报》整版刊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署名阐释文章,在其他主流媒体刊发师生文章20余篇,宣传报道学习进展成果40余条次。

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推出新闻报道。

央视新闻联播宣传报道。

《光明日报》整版刊发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等署名阐释文章。

联合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栏目组制作播出七集系列专题片《千年学府 其命惟新》。
着力讲好湖大故事,学校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连续开展六届湖南大学新闻奖评选活动。推出“湖大人物”“你好,湖大”“青春派”“记者vlog”“在湖大”等融媒体专栏,“青春为祖国歌唱”“院长来了”“以专业之名”“我和我的专业”“我们毕业啦”等有温度有情怀的融媒体作品,“院长来了”获评2020教育政务新媒体年度案例,多篇原创作品获评高校思政网高校思政类重点建设公众号 “十佳”“优秀”原创内容。组织“新时代山乡巨变·走进白水洞村”融媒体采访团,全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刊发专题报道13篇,向党的二十大献礼。打好战疫新闻舆论“主动仗”,开设“决战决胜,湖大与你在一起”专栏专刊,推出疫情防控主题宣传稿件100余篇。学校官微入选全国“首批高校思政类公众号重点建设名单”。学校对外年度发稿量保持湖南高校第一。

湖大人物系列报道。

青春派系列报道。

央视新闻联播点赞湖南大学青春歌声献七一赞祖国。

“新时代山乡巨变”湖南大学融媒体采访团走进白水洞村集中采访。
加快建设湖南大学融媒体中心,中心顺利实现入驻运行。2019年,湖南大学融媒体中心建设获得教育部试点。学校对融媒体中心建设高度重视,千方百计保障建设预算经费,并统筹资源为中心在校区中心地带安排用房。项目顺利实现改建装修升级,中心进入入驻运行阶段。5年来,中心着力探索“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媒体融合路径,构建“中央厨房”生产流程,打造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的全媒体传播矩阵,坚持“一专多能、团队协作”,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媒体融合。
完善机制建设,舆情工作进入新格局。修订舆情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网络舆情监测、研判、处置流程,教职工舆情意识和网络素养得到不断提升。发挥专业效能,舆情咨政服务持续领跑。学校连续4年获评教育部全国高校舆情机制工作十佳单位,其中三年舆情工作积分位列高校第一名。


湖南大学融媒体中心进入入驻运行阶段。

开展“融媒会客厅”系列活动。
来源:党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
责任编辑:文亦佳